我国核电建设稳定有序 核电概念股有哪些?
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 2020 年上半年全国核电运行情况来看,我国在运的核电机组共47台在2020 年上半年累计发电171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7%,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10%。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517.19小时,平均能力因子为92.26% 。目前电力生产清洁低碳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基准,我国也在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作为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定位更加确定。截止2019 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13台,总装机容量1387.1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世界第一。有分析指出,核电建设稳定有序,产业链全面均衡发展。未来用电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核电作为稳定的基荷电源可以与其他清洁能源互补发展,建议投资者关注核电行业的投资机会。
据预测,到2035年国际发电量平均增速为2.2%至 2.3%,中国发电量增速较高,如按 3%来预测,到 2035 年可能达到28亿至30亿千瓦总装机容量。另外,据核能行业协会的研究预测,如果将核电的发电量占比提升一倍,达到 8%,考虑到核电的负荷因子较高,预计到 2035 年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将达到1.5 亿千瓦,在建 5000万千瓦,为实现这个目标,每年须开工6至8台机组。若以每台投资100亿元至200亿元计算,投资规模高达千亿元。
当前电力供需持续向好,后续几年的电力供需环境总体向利于核电发展方向转变,各地对于核电项目需求的迫切性提升,利于国家加速放行新增核电项目审批。川财证券分析师孙灿指出,中国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成熟核能利用经验,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能力和经验的核能民用强国,核能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核电装备产业也是我国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型先进制造产业,我国核电产业将明显受益该趋势,建议优先重点关注具备整体核电建设和运营能力、资质的核电运营企业以及掌握核心成套装备制造和集成能力的设备制造商,相关标的有中国核建(8.45 +10.03%,诊股)、中国核电(4.58 +2.69%,诊股)、上海电气(5.99 +4.36%,诊股)(02727)、东方电气(10.07 -1.76%,诊股)(01072)等。
中国广核(3.07 +0.33%,诊股)
装机容量继续释放
公司是中国核电行业最大的参与者,管理的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份额均为国内市场第一。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运核电机组24台,装机容量27142兆瓦,全国占比56%。国金证券(13.91 -3.27%,诊股)指出,经过多年对国外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后,我国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站“华龙一号”,核电审批也在2019年重启,我们预计未来核电项目的审批也将稳步有序推进。目前我国核电行业基本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且公司更为强势。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装机容量的增长,2019年公司新增2台核电机组投产,这部分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继续释放。公司共4台在建机组,装机规模4598兆瓦,预计2022年全部投产完毕,届时公司装机容量将提高16.9%。
上海电气(601727)
增长有新动能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致力于实现三个转型,即加快从传统能源装备向高效清洁能源装备转型、加快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加快从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型。公司多项业务行业领先,在传统火电、核电设备领域处于龙头地位,风电领域业绩亮眼,海上风电市占率第一。光大证券(22.30 +1.00%,诊股)(06178)指出,公司与国轩高科(26.43 +3.20%,诊股)于2017年合资成立电气国轩,进军储能领域,2019年11月完成对赢合科技(38.25 -2.89%,诊股)的收购,完善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发挥电源+储能+电网的协同效应。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从集结风电、电梯等自有优势业务出发,逐步走向市场开放生态。建立自动化集团产业集群,打造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布局,“智能制造+服务”提质增效,将带来增长新动能。
(责任编辑:梦谣)